摘要:《呼啸山庄》作为艾米莉的唯一的一部小说,无论是在主题结构上,还是在艺术构思上,作品都表现出了女作家超乎寻常的独创性,其独特魅力很受读者喜爱。本文从情与景的相契及梦幻与现实合一的角度,揭示出激烈冲突背后的和谐安宁,并结合艾米莉独特的精神气质,简要地分析了这种美产生的源泉。
关键词:《呼啸山庄》;情与景;梦境与现实
旷野,西风,杂草,城镇,崎岖的地形,苍凉的日落,避世的生活,艰辛的奔波,寂寞的岁月,艾米莉的一切,没有荣耀,——至少在她生的日子里——梦想夭折,饱尝世事无常,造化弄人。这位才华横溢而早逝的女子绝不会想到,她死后,自己唯一的小说《呼啸山庄》会被后人誉为“最奇特的小说”且成为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绝色异彩的一粒宝石,直至今日,仍以其奇丽动人的光彩使无数读者为之折服,深深惊叹于它非凡的艺术魅力。
一、情与景相交融
作者艾米莉在书中描述了大自然给予人的朴素的喜悦:希克厉在呼啸的晚风中的狂喜,凯瑟琳欣赏金雀花的忘情,小凯瑟琳为在摇晃的榆树枝上消磨了一个夏日而快活得如痴如醉。因而尽管故事是阴郁的,但一点都不是病态的,主人公们的暴戾狂放,在清新的晨光的照耀下,在纯净的寒风的吹拂下,闪现着一种年轻、不可抗拒的魅力。
书中的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分别代表着风暴和宁静,当这两极遭遇时,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。凯瑟琳首先把风暴引进了画眉山庄,并且为这宁静的文明而狂喜不已。凯瑟琳愤怒地质问:“是谁来拆散我们?……人世间有多少林敦,一个个都化为乌有,我也不答应抛弃希克厉,啊,那不是我原来的打算——那不是我原来的意思!”在无意识的状态下,凯瑟琳的“自我”被画眉山庄的精神气质所改变,环境的变异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推动着性格的矛盾运动。凯瑟琳为此付出了生命,但依旧没有平息两个世界、两种力量的较量。而小凯瑟琳和小林敦关于如何度过七月中酷热的一天的谈话,实际上就是对两种生活方式的论争。小林敦认为“最愉快不过的办法是来到原野中央,在石楠丛生的高坡上一躺,从早到晚就躺在那里不动……就算是他的十全十美的、天堂般的幸福了。”但对小凯瑟琳来说,“最快乐的是坐在一株沙沙作响的绿树上摇荡……整个世界都苏醒过来了,陶醉在疯狂的欢乐中。”小林敦对恬静生活的向往和小凯瑟琳对闪烁与激情的向往,分别代表着画眉山庄和呼啸山庄的生活方式与精神气质。小凯瑟琳与哈里顿的结合,体现了新的和谐重新建立。
书中动荡不安的情绪和各种奇特现象的神秘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。希克厉出走的夜里,电闪雷鸣,狂风暴雨大作,树木倒了并且打垮了烟囱,这种狂暴的自然力,表现出了希克厉的粗野和愤怒。而凯瑟琳死去的清晨,晨曦通过房间的百叶窗静寂地透进来,淡红色的光线温和柔润,凸显而出死亡仿佛是一种无法言喻的超越境界。
艾米莉一生中很少离开约克郡荒原,她挚爱荒原有如生命,带着本能的喜悦投身到追求的狂喜中去,荒凉幽寂隔绝尘世的旷野激发起艾米莉心中的深沉伟大的情感,而她以敏感的心灵及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,表现了自然与人的默契。
二、梦境与现实相结合
艾米莉特意营造出诡异的梦魇般的夸张氛围。有些情节似乎带有非现实世界的蹊跷神秘。灵魂、呓语、幻象、噩梦使故事有了传奇色彩,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最深的迷恋,最痴的执著,最痛苦的挣扎。风雨,暴雪,黑夜,自然的野性与人物激荡的情怀相得益彰,荒凉的旷野深远多变,阴郁悲怆,突显了人物性格,展现来自人性的深沉之爱,让主人公像大自然一样野性无常、深邃无边地爱深入人心,强烈地撼动着人的灵魂。
在凯瑟琳的梦境,林敦家就是那舒适而安逸的天堂,凯瑟琳在这里建立了文明的“自我理想”,但是长期压抑使得她厌倦了这种沉闷的生活,因为这里没有她赖以生存的精神元素。她的生命力量源源不断地出自于荒原中心、呼啸山庄,那里有“本我”最为淳朴的本质在呼应。“上帝创造的整个宇宙万物,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,精神的和物质的,都同样是某种有生命的精神元素的表现。在一方面,是可以称作风暴的元素——严峻、无情、狂暴和充满活力的元素;在另一方面,是宁静的元素——温柔、仁慈、消极和顺从的元素。”这两种元素显然是对立的,然而却并不冲突。他们不过在追寻贴合自己生命的元素,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中不同的组成部分。全书中充斥着激烈的冲突:爱与恨、文明与野蛮、忠贞与背叛、复仇与回归,但在艾米莉的笔下,一切不和谐的因素都完美地统一在人物灵魂的深处,统一在引人情醉的景中,以及在似幻非幻的梦境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艺术手法,使作品荡气回肠,催人泪下,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把难以捉摸的微妙气氛和全面爆发的激情融汇在一起,使得我们感觉到了完美和谐的美。
随机阅读
- [英美文学] 由《网下》主人公的成长历
- [英美文学] 试析探析《教父》中教父的
- [英美文学] 浅议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
- [英美文学] 试析赫斯顿作品的黑人语言
- [英美文学] 后殖民文论与圣经批评的互
- [英美文学] 试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英美
- [英美文学] 浅谈透视《圣经》剖析欣赏
- [英美文学] 英语毕业论文范文
- [英美文学] 《蝴蝶梦》文中悬念手法赏
- [英美文学] 浅谈对《苔丝》两种译本的
热榜阅读
本周TOP10
- [英美文学] 新视角下的托马斯.哈代研
- [英美文学] 基于人文主义论莎士比亚的
- [英美文学] 浅析宗教伦理思想对弗罗斯
- [英美文学] 论当代西方戏剧中的“在场
- [英美文学] 论哈罗德·布鲁姆的宗教批
- [英美文学] 在《双城记》中表现的浪漫
- [英美文学] 试析探析《教父》中教父的
- [英美文学] 文学认知:具体语境与规约
- [英美文学] 由《网下》主人公的成长历
- [英美文学] 浅谈透视《圣经》剖析欣赏
- [英美文学] 自卑情结——论析霍桑创作
- [英美文学] 试析《艰难时世》的基督教
- [英美文学] 《红字》---对清教主义的
- [英美文学] 浅谈勒·克莱齐奥的文学创
- [英美文学] 《雾都孤儿》情节的巧合
- [英美文学] 《摩罗博士的岛》中的道德